万载古城记忆之六

我家大门正对的大街既叫上街头又叫衙前大街,因原来的县衙就设在公安局这里,所以前面的大街就叫衙前,背后的龙山又叫衙背山。

万载于孙吴黄武年间(222——229)置阳乐县,县治设罗城。西晋太康元年(280)更名康乐县。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并入建城县。唐武德五年(622)复置阳乐县,县治由罗城迁龙山下即公安局所在地。唐武德八年(625)并入高安。杨吴顺义元年(921)把时属高安管的进城、康乐、高侯、万载四乡分出来置万载县,取“万载”为县名。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定为紧县,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又更名为建城县。至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才复名万载县,自此县名一直沿用至今。

在古城修复的过程中,不少“思想顽固”的乡贤提出要重建县衙,与南门街连成一体,与再思桥遥相呼应。在小南门重修城楼,在新桥下续修城墙,可是空有一腔热血,到最后均未采纳。据说设计者的理由是全国的古城都建了城楼城墙,我们不要重复!须知我们不是重复别人,是重现刷新自己的历史啊!没有城楼没有城墙更没有县衙的“城”!也叫“古城”?!此是题外话。

从我家门口看过去,衙前大街两旁基本上是两层建筑,平平整整。左边有缝衣店、补锅修鞋店、百货店、五金公司、龙家馆(后来改建为李团长一家的住宅),与学前场交口处则有几间窑货店。右边有理发店、豆腐店、上清斋茶店、庆丰商店、上梨花春巷、派出所、下梨花春巷、药店和药材收购部,末端是后来公安局万永琛副局长一家居住的二层旧楼房,他家右手边就是学前场靠河边的三眼井,住在司背的人几乎都在这里担水,天天人满为患,泉水都出不赢。

衙前理发店是整个西大街唯一的一家由饮食公司管理的理发店,里面分两排,共有10来个座位,有男师傅也有女师傅,记得有个女师傅还会抽烟,对人很客气,手艺都很好。六、七十年代没有什么吊扇,热天里店里会悬挂两排厚厚的有一米来宽两米来长的白布幔,栓上长长的绳子,由人扯着一来一去搧风。我常常呷咯饭冒事,就会到理发店去帮他们扯扇,这风不热不燥,悠悠的搧到人身上很凉爽。店里的师傅老夸我蛮懂事,我只是傻傻地笑,心里知道他们在利用我,但我不说出来。1984年我结婚时,这间店正好搬走了,我就在这店里办了十几桌酒席。

理发店隔壁有间豆腐店,我们经常半夜里去排队,在篮子里面放块烟砖霸在位子上,第二天早点去就不用排在后面了。那时候买什么都要凭票,有豆腐票、糖票、布票、粮票、肉票,每个月居委会的人会上户来发。逢年过节还会发烟票、腐竹票等等。粮油凭摺子定量供应,定量油吃完了就买肥肉、板油熬油吃。居委会的人对他们辖区内的人口及生老病死、贫富情况了如指掌,不像现在社区干部等人上门,辖区内的人都不认得几个。为了弥补口粮不足,政府还给每斤米配8斤番薯或番薯丝,那时候谁家不积存几担番薯?蒸饭的时候饭甑里都要放两层番薯,吃得一个人作呕,一天到夜总放臭屁!其实到底还是父母吃苦,我们尽挑白米饭吃,番薯是父母吃的多。

豆腐店隔壁是上清斋茶店,前面是营业间,中间是茶室,摆了十几张方桌,最后面是糕点制作间。茶店里每天都很多人来呷茶,每天倒出来的泡过的茶叶都有几筲箕。这里的糕点也很多,有卷饼、如意糕、扁担糕、油糍、麻糍、兰花根、角子等等。我最喜欢吃卷饼了,那一层层韧皮包着豆粉、芝麻和糖,又香又甜。舅公就常常到那里呷茶,每次都会带回来一些点茶给我们吃,至今还回味无穷。

上街头靠阳家祠这边有两条巷子,一条是上梨花春巷,一条是下梨花春巷。在上梨花春巷里,有民国万载临时参议会旧址,有间美孚洋油行,有间银行,还有个全县的官盐储运仓库。不过,在我那个时代就已经物是人非改作他用了。

民国万载临时参议会旧址在进巷子的左边,离巷子口约二十来米,是民国三十三年(1944)由宋余阶庀材兴建的,建筑面积有70多平方米。宋余阶(1902——1970),字文初,号余阶。曾任万载县教育局局长,后任江西省保安司令部上校秘书,1944年5月至1945年12月任万载县临时参议会议长。临时参议会旧址为八字门面,门楣上方有被人刮得模糊不清的青天白日旗和孙中山的像。门口墙上至今还镶嵌着一块一尺见方的麻石墙记,上面刻有“民国卅三年正月宋余阶庀材兴工建筑”的字样。两个木门窗上方还有两个用“中華”两个字做成花格的圆窗。1943年冬,宋余阶洞悉时局,辞职归万,意欲静养。适逢县成立临时参议会,而议长一职,上三区和下三区(时万载有六个行政区)各推人选争执不下,有人便提出将宋余阶举为议长,后经民国江西省政府指定宋为议长,这才平息了一场争吵。其实参议员、议长都是没有工资的,只有办公经费。个人必须拥有较大的财源和财力才能为公众办事。这不,宋余阶上任后,便拿出一处店面来改建为参议会的办公场地,并自筹材料进行改建。

解放后,我的姓易的同学一家在这里租住了几十年。我每天到建筑公司去澡洗也要经过这条巷子,父亲提着换洗衣物走在前面,我和父亲脚下穿的都是自己做的木板拖鞋,就像日本人的木屐一样,我跟着父亲踢踏踢踏的走着,幽深狭长的小巷把拖板清脆的响声传得很远很远。

在参议会旧址对面是翟家祠,门首上方的印心匾额题有“通明第”三个大字,“通明堂”是翟家的堂号,“通明第”则说明这里是翟家的府第。

再过去就是原来的美孚洋油行、银行和官盐储运仓库。不过,在我那个时候都已改建成了加工厂,有一间在加工油泡猪皮,几口大锅成天叽里呱啦的,一张张泡得金黄的猪皮就从这里出来。另两间在做姜和腌麦李,至今墙上还留存有“李子17678”斤的墨笔字。我有时候会去那里挑热气腾腾的姜水洗澡,浑身都充斥着一股姜的味道。腌制的麦李他们会晒到体育场、郭家桥头和学前场(现政府广场)里,这正好便宜了我们一帮嘴馋的伢仔。夏天下午四点多钟,我们就到郭家桥下面洗冷水澡。一帮人故意打打闹闹追追跑跑,从河里追到岸上,从晒垫里抓一把麦李又赶快从桥上扑通扑通跳到河里,可是那麦李咸得发苦并不好吃。

那时候郭家桥是七墩八管的无栏杆石板桥,墩与墩之间由八块一尺多宽的麻石板搭建。桥面到水面有三米多高,我们就从东边第三管跳下去,因为这个管的水最深,大概有二米多,而且底下是沙子,不会笃到脚。其他管底下要不有石头要不水浅要不就有桨篙,不熟悉的人乱跳就会出事。不过,不下水的人经过这里有时也会出事,我就看到有人骑自行车从桥上过时,为避开石板桥上的凹槽不小心就摔到河里去了,虽然摔不死人,但受点小伤是免不了的,冷天里更会冻出病来。

郭家桥又名廻谰桥,以下游五十米左右有县八景之一“笔架廻澜”得名。康熙间由田下郭兴兆倡建,后圮。嘉庆二十年(1815)郭孟牖  子孙重建,长十丈有余,广八尺。道光七年(1828),疏改河道,水绕西岸笔架,孟牖子孙复就西岸添建三梁四墩,填东岸三厢为平地。此桥至20世纪七十年代仍坚固如初。(待续)

来源:万载文旅

编辑:李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