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文旅融合闯新路 奋勇争先“嘉游赣”

高质量文旅融合,新时代奋勇争先。6月13日至15日,2022年江西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吉安市举行。这是继2021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后,在该市举办的又一个旅游盛会。与会人员不仅体验了一届“出新、出奇、出彩、可持续”的旅发大会,更感受到革命老区文旅产业发展的强劲脉动。

疫情冲击下,旅游业面临“大考”。在吉安,却看到一批旅游项目大干快上,一个个景区、景点热闹非凡。2021年全市接待游客1亿多人次、增长25.7%,旅游综合收入1075亿元、增长37.2%。今年一季度,全市文旅产业新签约项目19个,总投资62.69亿元;新开工和续建文旅项目70个,总投资334.94亿元。

“强化抓旅游就是抓发展、抓旅游就是抓民生的鲜明导向,深化‘全景吉安、全域旅游’战略,聚力打造世界红色旅游目的地、国际知名旅游休闲度假区。”在中国共产党吉安市第五次代表大会上,吉安市委书记王少玄立足全市旅游发展前景,描绘新的宏伟蓝图。

近年来,吉安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要求,落实江西省委、省政府建设旅游强省的决策部署和省委书记易炼红在吉安调研提出的“五个奋勇登攀”要求,充分发挥“红、绿、古”交相辉映的资源优势,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培育,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后河的夜景,我们百看不厌。”每当夜幕降临,吉安不少市民“拖家带口”来到后河·梦回庐陵景区,一睹《凤舞庐陵》——国内首个凤凰机甲秀的芳颜,品味沉浸式光影夜游带来的“船行诗画里、梦游两千年”美感。

后河·梦回庐陵景区不仅是水上游,也是吉安夜间游的一个缩影。为破解江西旅游“乡强城弱”“山强水弱”“日强夜弱”等问题,吉安创新思路、探路前行,紧跟现代旅游趋势,顺应消费需求、丰富旅游产品、拓展旅游业态,实现“时时可游、处处可游、四季可游”。

——红色更红。聚焦建设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目标,创新红色文旅模式,充分拓展“红色+”功能,将红色文化与研学旅行、乡村旅游、康养度假、文化创意相融合。目前,一个以井冈山为龙头,带动永新县、青原区、泰和县、遂川县等县(区)一体发展的红色旅游经济圈已初步形成。

——景城互动。立足市中心城区高铁新区,布局建设集海洋世界、主题乐园于一体的城市旅游综合体。立足后河·梦回庐陵景区,按照组团式打造、点状开发、水岸联动的思路,加快植入岸上业态,打造城市新地标、市民休闲好去处。

——日夜辉映。打造青原区渼陂古村、庐陵人文谷、永丰县恩江古城、井冈山天街等夜间旅游消费集聚区,不断丰富夜食、夜游、夜购、夜娱等业态,夜色吉安烟火气更盛、文化味更浓。

——山水一体。聚焦打造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抓好赣江沿线综合治理、夜景亮化、林相美化,开行观光游船,推进吉安港码头建设,推动泰和县蜀口生态岛、吉安县吉州窑、吉水县桃花岛等景区串珠成线。

旅游发展根本在于业态,但关键在于运营更可持续。吉安实施文旅发展硬件“五个一”和软件“六个一”工程,推动各县(市、区)至少要有一家四星级以上宾馆、打造一条夜市经济商业街、引进一个上规模的商业综合体、打造一批本地名人故居、新增一批4A级以上景区,每个景区要有一个故事、开展一次摄影赛、撰写一批推介文章、创作一首歌曲、拍摄一部视频片、建立一支经营队伍,不断完善旅游要素供给。

同时,在景区打造方面,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群众参与”。即政府做好旅游规划,完善设施配套,强化政策支持;大力引入和培育有情怀、有实力、有业绩的市场主体,努力实现投资、建设和运营一体化;带动群众参与到景区的建设、管理和运营中,促进创业就业,推动乡村振兴。目前,成功引进中青旅、十里芳菲、上海景域驴妈妈等市场主体,深度参与项目策划运营。

发展旅游,根本目的是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近年来,吉安市将乡村旅游作为建设全省共富共享美好生活实践区的重要抓手,打造了井冈山神山村、遂川桃源梯田、万安高岭宿集等一批精品乡村旅游点,采取“一领办三参与”等模式,带动脱贫户参与景区建设,吸纳周边群众就近就业。许多地方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民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有效促进了农村美化、农业提升、农民富裕。在井冈山市茅坪镇神山村,泥巴路修成旅游路、黄桃树种成摇钱树、危旧房改成农家乐,村民人均年收入由5年前的不到3000元增加到3万元。目前,全市旅游业带动7万多农民群众就业,年人均增收4000多元。

山水河川秀吉安,人杰地灵金庐陵。吉安旅游发展已全面驶入快车道,其势已成、其时已至、其兴可待,正以一域之光为江西旅游强省建设添彩。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